用铁架台、带挂钩的不同弹簧若干、50g的钩码若干、刻度尺等,安装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若弹簧上端与刻度尺零刻度对齐,未挂钩码时,弹簧原长如图甲所示,可读得原长 cm。
(2)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所挂钩码质量与弹簧伸长量
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乙可知劲度系数较大的是 弹簧(填“A”或“B”);还可求得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某同学做实验时,误把弹簧长度当成伸长量作为横坐标作图,则该同学所作图像得到的劲度系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某实验小组要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他们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定位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定位传感器的“定位”功能可以测量手机竖直方向的位移大小。规定打开定位传感器时手机的位置为初位置。
钩码个数n | 1 | 2 | 3 | 4 | 5 | 6 |
机位移x/cm | 1.99 | 4.01 | 6.01 | 7.99 | 10.01 | 11.99 |
(1)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步骤是 。
A.按图甲安装器材,弹簧竖直悬挂,上端固定在横杆上,下端与手机相连
B.在坐标纸中描点作出n-x图像,如图乙所示
C. 在手机下方悬挂一个钩码,缓慢释放,当手机和钩码静止时记录手机下降的位移x
D.手托着手机缓慢下移,手离开手机,手机静止时,打开手机中的定位传感器
E. 改变钩码个数n,重复上述操作,记录相应的位移x,数据如表格所示
(2)已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重力加速度g=10m/s2,由图像可以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
(3)实验中未考虑手机重力的影响,这对弹簧劲度系数的测量结果 (选填“有”或“无”)影响,说明理由 。
...
(1)在水平放置的情况下对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校零,对拉时示数相等,然后在竖直平面内进行实验,如图1,则拉力的测量值 (“偏大”、“偏小”)。
(2)在水平桌面上做实验时,如图2,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拉到一定长度,记下 ,同时记下、
的大小和方向。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把结点拉到O点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读数为 N。
(3)为减小实验误差,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选填字母)。
A.两个弹簧A、B间的夹角要尽量小些
B.为了方便操作,OA与OB细绳要尽量短些
C.将橡皮筋拉至结点O时,拉力要适当大些
D.拉橡皮筋时,弹簧测力计、橡皮筋、细绳应靠近木板且与木板面平行
(4)该兴趣小组通过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肯定有误的是______。(多选)
A. B.
C. D.
...
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形变量的关系”“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常采用如图的甲、乙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应将弹簧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测量原长
B.实验甲中,若画出弹力和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可通过斜率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C.实验乙中,改用一根弹簧测力计单独拉时,O点可以不同,但橡皮筋的伸长量必须相同
D.实验乙中,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两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合力,一定与单独一根弹簧秤拉的时候的力重合
...
某同学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和
为细绳。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丙中的与
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方向的是 (填“
”或“
”)。
(3)某次实验时,左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4)下列方法可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
A.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适当短些
B.两个分力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两个分力间的夹角越小越好
D.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
某实验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将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G固定在木板上,小圆环上系两根细绳套,橡皮条的自然长度为GE。
②如图乙,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通过两细绳套共同拉动小圆环,使它静止于O点。用铅笔描下位置O,记下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
③如图丙,取下测力计A,只用测力计B单独拉动小圆环,使它仍静止于O点,记下测力计B的示数F
④如图丁,作出、
及F的图示,并将
、
的箭头端分别与F的箭头端连接起来。根据图形,猜想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⑤改变细绳套方向,多次重复步骤②③④,得出实验结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③中均有重要的遗漏,请将遗漏补上: 。
(2)某次实验中,测力计B单独拉动小圆环时的示数如图戊,可知 N。
(3)本实验所用的思想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 B.极限法 C.理想模型法 D.等效替代法
(4)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使用前要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
B.实验中两细绳套的长度越长越好
C.用测力计拉细绳套时,细绳套与木板间可以不平行
(5)在步骤⑤中,该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在图丁中,保持小圆环的位置O点不变,且不变,现使
的方向逆时针旋转,使
由图示大小转至
。此过程中
、
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A.先增大后减小,
增大 B.
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
C.、
都减小 D.
、
都增大
...
(1)对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需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挡光片的宽度要适当小一些
C.平衡摩擦力后,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合外力等于细绳上的拉力
D.平衡摩擦力后,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合外力等于钩码和动滑轮的重力之和
(2)实验中测得挡光片的宽度如图(b)所示,该读数为 。
(3)图像的斜率与哪个量无关________。
A.小车的质量 B.钩码的质量
C.小车放的位置 D.挡光片的宽度
(4)在坐标系中,通过点迹描绘得到如图(c)所示的图像,为使图像过坐标原点,应适当 斜面左侧的高度(选填“增大”或“减小”)
...
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形成结点,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如图甲,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结点位置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两条细绳的方向;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和
的图示,并以
和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它们所夹的对角线F;
e、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拉橡皮条,________________;并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
(1)请把步骤e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
(2)本实验中步骤c和e两次拉橡皮条的过程,主要体现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 B.等效替代 C.控制变量 D.建立物理模型
(3)下列操作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是________。
A.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弹簧测力计
B.拴在橡皮条上的两条细绳必须等长
C.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D.在记录力的方向时,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4)图乙是该同学在白纸上根据实验数据用同一标度画出的图示,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方向的是 。
...
(1)在“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形变量的关系”实验中,分别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做实验,得到了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弹簧a的原长比弹簧b的原长 (选填“长”或“短”)。某同学想利用弹簧a或弹簧b用到的材料制作灵敏度更高的弹簧测力计,请问应该选用 (选填“弹簧a”或“弹簧b”)的材料。
(2)在“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中,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中,某同学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其中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不能与木板发生摩擦
D.实验前将两弹簧测力计调零后水平互钩对拉,选择两个读数相同的测力计
②实验中,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套,两绳夹角小于,一个弹簧测力计示数接近量程,另一个超过量程的一半,请说明这样操作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
利用手机内置加速度传感器可实时显示手机加速度的数值。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手机运动的规律,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手机连接,手机下方悬挂装有砝码的小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1)剪断手机和小桶间的细绳,通过手机软件记录竖直方向加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剪断细绳后手机第一次到达最高点时的加速度对应图中的 (选填“A”、“B”或“C”)点。
(2)剪断细绳瞬间手机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 )
A.砝码的重力大小 B.小桶和砝码的重力大小
C.手机的重力大小 D.弹簧对手机的拉力大小
(3)如图丙所示,某同学在处理数据时,以剪断细绳瞬间手机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a为纵坐标,砝码质量m为横坐标,绘制图像,获得一条斜率为k、截距为b的直线,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推算出手机的质量为 ,小桶的质量为 。(选用k、b、g表示)
...
1、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教育教学参考之用。
2、本网站及其会员一概毋须以任何方式就任何信息传递或传送的失误、不准确或错误对用户或任何其他人士负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3、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或项目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4、访问者在从事与本网站相关的所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浏览、利用、转载、宣传介绍)时,必须以善意且谨慎的态度行事;访问者不得故意或者过失的损害本网站的各类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网站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从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国际公约以及社会公德的行为。对于访问者利用本网站提供的信息而作出的任何决策、决定以及其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5、本网站图片,文字之类版权,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6、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XueXi Design